<sub id="pn9rj"><listing id="pn9rj"><menuitem id="pn9rj"></menuitem></listing></sub>
    <noframes id="pn9rj">
    <em id="pn9rj"><address id="pn9rj"></address></em>

    <address id="pn9rj"><listing id="pn9rj"></listing></address>

    <noframes id="pn9rj">

      首頁 > 信用 > 正文

      “審管銜接”促“齊抓共管” 江蘇精準提升監管效能

      新華信用|2022年09月07日
      閱讀量:

      江蘇加強審管聯動,構建審批與監管執法部門間有效銜接、協同聯動的運行機制,精準提升監管效能。

      當下,蘇州工業園區正聚焦既有建筑領域閉環管理的迫切需求,探索整合既有建筑改造的項目咨詢、施工圖審查、施工許可、施工及驗收、投入使用等全流程審批和監管執法環節,進一步促進功能區、審批局、規建委、綜合執法局等不同部門、不同層級間信息共享,實現部門間業務及時推送和反饋,打造齊抓共管的局面。

      這是江蘇加強審管聯動,精準提升監管效能的成果之一。

      構建審批與監管執法部門間有效銜接、協同聯動的運行機制,是深化落實“放管服”改革,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提升基層現代化治理水平的有力抓手。

      江蘇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公布江蘇省行政許可事項清單的通知》要求,大力推進跨部門綜合監管,梳理審管聯動事項清單,將與行政許可事項對應的監管事項納入“互聯網+監管”平臺監管事項動態管理系統。

      實踐中,蘇州市依托自貿試驗區載體平臺,在工業園區首創“審管執信”閉環管理體系,構建審批、監管、執法全鏈閉環的權責清晰、信息共享、高效協同、數據賦能新模式,有效破解了政府在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過程中面臨的審管銜接不暢、數據孤島等痛點,避免了企業及群眾“多頭跑、往返跑”現象。

      GjsfshC007007_20220907_CBMFN0A001.png

      “審管執信”閉環管理體系的最大優勢,就是讓審批部門和監管部門通過信息化平臺,實現了網絡聯通和即時互動,讓部門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數據顯示,蘇州“審管執信”信息化交互平臺已匯聚省級下發的以監管事項、監管對象、信用評級為主的數據33萬余條,向主管部門、功能區、街道精準推送行政許可辦件和市場主體注冊信息16萬條,部門接收率和反饋率達99%以上。

      “放管服”改革下,許多地方持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但“寬進仍需嚴管”,利用“審管銜接”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是政府部門的職責所在。

      2021年5月,連云港市搭建審管聯動系統,并與公共信用信息系統互聯互通,將相關主體信用信息嵌入政務服務等業務系統,并加強信用信息在審批、監管過程中的應用,實現審批、監管、信用信息閉環流轉和共享,信息交互由以往的部門跑送紙質件調整為系統推送電子件,實現材料更簡、時效更快、花費更少。

      連云港市審批部門依托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可以對辦事主體進行“信用查詢”,同時根據所核查的辦事主體信用狀況,采取差異化審批辦理方式。對信用狀況良好、風險小的市場主體,可以采取合理降低抽查頻次、免于抽查、非現場檢查等形式提高監管效率;對存在失信行為、風險高的市場主體,增加抽查比例和頻次,加強監管。此外,對采取告知承諾制進行辦理的事項,該市通過“互聯網+監管”平臺將相關監管執法結果信息分別自動推送到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和公共信用信息平臺,為依法依規實施聯合獎懲提供信息支撐。

      新華財經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傳播矩陣
      支付成功!
      支付未成功
      久久侵犯人妻中文字幕

        <sub id="pn9rj"><listing id="pn9rj"><menuitem id="pn9rj"></menuitem></listing></sub>
        <noframes id="pn9rj">
        <em id="pn9rj"><address id="pn9rj"></address></em>

        <address id="pn9rj"><listing id="pn9rj"></listing></address>

        <noframes id="pn9rj">